2012-11-01 15:45:00| 分类: Red Hat Enterpri | 标签: |举报 |字号大中小 订阅
之前装的虚拟机上都是安装很多软件,需要的不需要的都装上了。接下来就以安装有依赖关系的samba为例来进行本次实验。为方便窗口切换,本次实验使用SSH连接虚拟机操作。为了笔记整洁直观,去掉了系统返回的信息,只留操作命令。
1. 查询并删除系统安装时安装的所有有关samba软件包。
[root@postfix ~]# rpm -qa | grep samba
samba-client-3.0.33-3.29.el5_5.1
system-config-samba-1.2.41-5.el5
samba-3.0.33-3.29.el5_5.1
samba-common-3.0.33-3.29.el5_5.1
[root@postfix ~]# rpm -e samba –nodeps
[root@postfix ~]# rpm -e samba-common-3.0.33-3.29.el5_5.1 --nodeps
[root@postfix ~]# rpm -e samba-client
[root@postfix ~]# rpm -e system-config-samba
2. 复制安装盘上Server目录下文件到本地。本例在/home/yum目录
[root@postfix ~]# mkdir /home/yum
[root@postfix ~]# mount /dev/cdrom /mnt/
[root@postfix ~]# cp -rf /mnt/Server/* /home/yum/
3. 安装createrepo工具,并生成仓库文件。
[root@postfix ~]# rpm -ivh /home/yum/createrepo-0.4.11-3.el5.noarch.rpm
[root@postfix ~]# createrepo /home/yum/
4. 备份并修改yum源配置文件
[root@postfix ~]# cd /etc/yum.repos.d/
[root@postfix yum.repos.d]# cp rhel-debuginfo.repo rhel-debuginfo.repo.bak
[root@postfix yum.repos.d]# vi rhel-debuginfo.repo
[rhel-yumname]
name=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$releasever - $basearch - Debug
baseurl=file:///home/yum
enabled=1
gpgcheck=1
gpgkey=file:///etc/pki/rpm-gpg/RPM-GPG-KEY-redhat-release
注: []是仓库的名称 name是仓库的描述
baseurl即为本地源地址 enabled = 1 启用yum源
gpgcheck=1检查GPG签名
gpgkey存放地址 需要导入才能使用该功能
rpm --import /etc/pki/rpm-gpg/RPM-GPG-KEY-redhat-release
5. 到此,yum配置工作就算完成了,可以进行测试。
[root@postfix yum.repos.d]# yum install system-config-samba
yum command
1.安装软件包:
yum install package
yum localinstall package // 从本机目录安装软件包
yum groupinstall group // 安装某个组件的全部软件包
2.更新软件包:
yum update package
yum check-update // 列出所有可更新的软件包
yum list updates mysql* // 查找mysql的更新
yum update // 更新所有可更新的软件包
yum update mysql* // 更新所有mysql的软件包
yum groupupdate group // 更新某个组件的所有软件包
yum list // 列出所有已安装和仓库中可用的软件包
yum list available // 列出仓库中所有可用的软件包
yum list updates // 列出仓库中比当前系统更新的软件包
yum list installed // 列出已安装的软件包
yum list recent // 列出新加入仓库的软件包
yum info // 查询软件包信息
3.删除软件包:
yum remove package
yum groupremove group // 删除某个组件的全部软件包
4.清除软件包
yum clean packages // 清除遗留在缓存里的包文件
yum clean metadata // 清除遗留在缓存里的元数据
yum clean headers // 清除遗留在缓存里的头文件
yum clean all // 清除包文件,元数据,头文件
5.搜索软件包:
yum search package
yum info package // 查找一个软件包的信息
yum list package // 列出包含指定信息的软件包
yum list installed // 列出已安装的软件包
yum list extras // 列出不是通过软件仓库安装的软件包
yum list *ttp* // 列出标题包含ttp的软件包
yum list updates // 列出可以更新的软件包
6.查找特定文件是由什么软件包提供的:
yum whatprovides filename
例子:
yum whatprovides httpd.conf
可用选项
–disalberepo=lib 禁用某个软件仓库
–enalberepo=lib 启用某个软件仓库
-C 禁用使用本机缓存的元数据
例子:
yum –disalberepo=livna|–enalberepo=livna install mplayer
yum -C info httpd
搭建本地YUM源(更新部分)
由于我一般装系统使用硬盘安装,所以会在硬盘的最后划分一个5G左右大小的fat32分区,用来存放镜像及引导文件,大家没有也没关系,也可以用网络直接挂载。
1。挂载镜像文件所在文件系统。
(1)。挂载fat32文件系统 mount -t vfat /dev/sda1 /net/
(2)。挂载共享文件目录 mount -t cifs //59.74.96.91/iso /home/cifs -o username=user,password=pwd,iocharset=gb2312
注:当然也可以直接考批iso文件到rhel系统中,用的时候直接看下面第二步挂载镜像文件。
2。挂载镜像文件。 mount -t iso9660 /path/rhel.iso /mnt -o loop
3。修改yum配置文件。
如果看到上面绿色部分提示,恭喜你,说明已经配置好了本地yum源。要是没有看到,也没关系,肯定是哪一步弄错了,多看两遍就会了。
评论